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
【現代女鬼真實故事:念佛人身上都有光明;佛書會放光!】一、確有死後的世界存在。二、佛像放在那裏自然就有光明,人雖不見,鬼卻能見。三、念佛人身上都有光明,念佛越久、越虔誠,光越大,鬼見遠離。四、念佛人常得善神擁護,鬼不敢近。
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
虛雲老和尚: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,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
佛所說法,千經萬論,總是要眾生明自己的心。
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。
眾生無量劫來,被物所轉,都是心外見法,不知自性。
本來無一物,萬法了不可得,妄執心外有法,成邪知邪見。
既然說識得心無寸土,那就算了,何必還說許多名堂,什麼三歸五戒,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等等。
說這多法門,無非對治眾生的心而已。
眾生習氣毛病,有八萬四千煩惱,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。
這是佛的善巧方便,你有什麼病,就給什麼藥,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,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
眾生無量劫來,被無明煩惱污染了真心,妄認四大為自身相,不知此身畢竟無體,和合為相,實同幻化。
今欲返本還原,要先調身,斷除習氣,把粗心變為細心。
從有為到無為,在自性清淨身上用功。
行住坐臥,一天到晚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,小心謹慎,斷除習氣。
膽要大,心要細,膽大包身,不被境轉,心細則氣細,否則粗心浮氣。
這種情形可以自己檢查,一般人在勞苦奔波忙忙碌碌時,就氣喘息粗,有定力功夫的人,再忙也不喘氣,一天到晚,總是心平氣和的。
一心不亂就是定。
妄無本體,有定就無妄,就能複本心源。
功夫從外頭做起,先講威儀教相,行住坐臥都有威儀。
不要說忙得要死,還講什麼威儀。
既然作如來之弟子,先聖之宗親,出入於金門之下,行藏於寶殿之中,就要做到任他波濤浪起,振錫杖以騰空,假使十大魔軍,聞名而歸正道,怎能因為忙了就不講威儀呢?
昔日浮山遠錄公謂其首座曰:
“所以治心,須求妙悟。
悟則神和氣靜,容敬色莊,妄想情慮,皆融為真心矣。”
“以此治心,心自靈妙,然後導物,孰不從化?”
所以有眼的人,看你一舉一動,威儀怎樣,就知你有道無道。
佛在世時,舍利弗初為婆羅門,路逢馬勝比丘,見他威儀很好,心生恭敬,從之問法。
馬勝比丘說:“諸法從緣生,諸法從緣滅,我師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”
舍利弗聞偈得法眼淨,歸與親友目連宣說偈言,亦得法眼淨,即時各將弟於一百,往詣竹園求願出家。
佛呼善來比丘,鬚髮自落,袈裟被身,即成沙門。
你看馬勝比丘行路威儀好,便成如是功德。
這就是以威儀導物,孰不從化的例子。
初發心的同參們,要向古人習學,一心觀照自己,行住坐臥,二六時中,一切無心,不被物轉。
若不如此,不守本分,隨妄流轉,何異俗人?
雖說出家辦道,都是空話,各人留心。
---《虛雲和尚全集》
虛雲老和尚: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,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
佛在看着你 狮吼梵音 2021-01-10 17:41
-
▎人生的難題,不能只用直球對決! 這類思考,大概也是把職涯經營好、把日子過好最困難的地方。 過程中,你必須做許多違反直覺和常理的決策,才能讓自己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。 就好像上面的例子一樣,你以為自己的人生過得安逸自在,殊不知只是在透支未來的餘裕…… 更令人頭疼的是,「職涯」還...
-
《你可以習慣不在意》:62個心態重整練習,活出不內耗、不執著的日常修行 本篇是閱讀人專題讀書會導讀筆記,為大家整理出關鍵重點,讓我們不只是讀書,更是一場對話,一次與自己靜心相處的練習。 本書作者是來自日本的禪師與設計家——枡野俊明。他的作品暢銷突破1百萬冊!並入選「世界最...
-
小說 英文 (NOVEL) 經典小說 歷史故事 大人物 《西遊記》 《封神榜》 《聊齋誌異》 《三國演義》 《水滸傳》
我的網誌清單
-
【往生是容易,但仍須努力,「不是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」】 - 【往生是容易,但仍須努力,「不是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」】 黃念祖居士點滴開示|連載006 【秘訣】 到年終應當好好檢查一下哪些有問題,去掉這些問題看以後自己到底應怎麼做。不能只是狂願,要看經。頭腦中應當有個系統,好好看經。 往生是容易,但仍須努力,「不是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」,為道須是鐵漢,二...